有一首歌

【布达佩斯之恋/Gloomy Sunday】 – 引用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一九三三年,法国人Rezso Seress与他的女友的爱情湮灭,于是「忧郁的星期天」诞生于匈牙利某餐馆。据说现场聆听这首曲子的人,莫不有股自杀的冲动,因为作者将无法解脱的苦涩、甜蜜与伤感混沌在深沉而绝望的琴声里,在优美的旋律背后却是对生命存在着意义作出无间残酷的判断,崎岖里又有光明在指引,却似乎是来自天堂,非常的魄人心魂。后来当唱片开始流行,这股不可遏止的绝望迅速在整个欧美蔓延,一时间竟然有一百五十八人为此曲自杀,他们无一例外带着满足的笑容离去,这里面有童年的报童,少年的流氓,豪门的少女,不情愿的钢琴家,不信邪的乐评人,壮年和老年人更不用说,他们的身旁总是有与此曲有关的物品或遗嘱。当时的娱乐哗然,将「忧郁的星期天」比之为超越希特勒铁蹄的魔鬼音乐——“魔鬼的邀请书”,在欣慰的感觉中永别。在十二年中,无数的艺术家、电台和国家呼吁禁止此曲的传播。直到一九四五年,作曲家本人才能和欧美音乐界联手将所有保存的介质销毁。一九六八年,Rezso Seress在七十二岁时自杀,这首杀人曲的作者留给世人的遗言是“自由不要然而”,出处来自于伟大的勃拉姆斯。

  一九八八年,德国小说家尼克·巴可(Nick Barkow)根据法国人Rezso Seress传奇人生,撰写出一部战争与爱情的浪漫小说。一九九九年德国导演洛夫·舒贝尔(Rolf Schübel)再根据小说拍成极具怀旧色调的唯美情色电影。

  「综艺报」赞誉本片是“少数能将音乐完整融入电影情节,而非仅当作陪衬的一部电影”。本片主题曲从影片一开始的单音旋律,到随着剧情越发悲壮则转变为交响乐般的宏伟,使得电影音乐不单只是背景音乐,更使其反客为主的转变成整部电影的精髓,这个强烈的影片特色除了为这部电影加分之外,更可说是电影艺术的创举。

  

  

Author

meiguimaomi@gmail.com
一頭困獸,別來惹我。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