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京湾驱车前往第三天的最后一个观光点:东京都市政厅。

  市政厅也可以观光?当然可以。此国非彼国,市政厅是为人民办事的地方,不是人民的禁区。除此之外,市政厅还对各国游人免费开放参观。游客可在市政厅最高一层,多视角俯瞰岛国首都东京都全貌。

  前往市政厅一路高速高架,小周让大家观察一下大巴正在行驶的公路有何特点。大伙儿很积极,七嘴八舌,答案五花八门,但是都没说到小周想要道出的正题。

  小周说啊,日本的城际高架有两大特点:1、钢结构,2、弯弯曲曲。

  日本3.11大地震之后,鸡国股市的建材板块,尤其是水泥股疯狂过一阵子,想着日本震后需要重建,水泥肯定成为抢手货。事实上,那一波水泥股疯完全源于国人对日本公路桥梁建设缺乏应有的认知。日本高架桥的桥墩桥体几乎是钢结构,很少用水泥,这样的桥体坚实,更重要的是材料可回收再利用,不浪费还环保,说远一点,假使遭遇战争,这些钢材就是制造武器不可或许的原材料。很早就知道岛国特种钢的产量仅次于米国,位居世界第二。对此,我啥也不说鸟。

  另外,日本的高速高架很难看到笔直一条,大多弯弯曲曲。小周正说着,我就看见桥下有一片坟地和一座不大的寺庙,正要发问,小周开始分解了。

  1868年,明治政府为实现国家真正统一,迫使藩主“版籍奉还”,要求诸侯向政府交出对土地和人民的封建领主所有权,让人民成为土地真正的主人,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土地私有化。之前我们看见的一片坟地正是土地私有化有利于人民最好的证明,同时也是对人权最好的诠释。

  政府要城市改造修桥铺路,可以,但路桥所经之处牵涉到的用地问题必须与土地的主人协商,能给高额赔偿金解决是最简单直接的方式,给钱也无法达成共识时,公路只好绕道。东京成田机场当年七户钉子户,经过与政府长期协商达成共识之后搬走五户,还剩下两户坚决不搬不予合作,政府不能也不可以怎么着他们,只好在原先的预算上多加N亿日元让高速公路绕道而行。这,就是人权。而且,他们的行为不仅没有遭到民众的指责与谩骂,反而得到了许多理解和支持。这,对于无数鸡国人来说,是八辈子无法了解的事。
 
  在导游小周的讲解中,无数次提到一个年份——1868年。这一年的1月3日,是日本著名的明治维新运动的开始。我对明治维新有一定的了解,但还是认真听了小周的讲解。

  1868年1月3日,16岁的明治天皇颁布了“五政复古”诏书,明治维新由此开始。明治维新实实在在地推动了日本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从此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成为亚洲第一强国。

  明治维新对日本社会到底有哪些推动,小周作了简单概括:确立土地私有化、消灭城乡差距、消灭等级制度、文明开化脱亚入欧。

  除了先前说过的土地私有化,小周还告诉我们日本的城市和乡村没有任何差别,无论穿着打扮还是日常生活。日本乡村人的生活比城里人安逸,是城里人羡慕的对象。从东京到伊豆路程很长,一路上经过无数乡村。望着窗外的天然景色和人文景色,我连眼睛都没舍得闭一下,生怕错过什么。

  一路所见的乡村真的很美,古朴的和式建筑与各色庄稼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家家户户门前都种有修剪得如盆景一般精致漂亮的针叶松或其他植物,由此可见,他们是多么的热爱生活,热爱真正属于自己的家园。还有啊,农田里绝对看不到面朝黄土背朝天辛苦耕作的老农,收割和种植完全现代化。如小周所说,日本的城乡确实看不出有什么差别。

  关于农民的实惠小周还举了一个例子。日本大米不让带出境,查到就没收,为什么?因为日本大米是政府从农民手中高价收购,然后低价卖给消费者,纯属一种政府财政补贴行为,外国人不是岛国纳税人,也就无权享受这样的待遇。

  小周是大连人,12年前父母东拼西凑了些钱送他去了日本留学,刚到东京的留学生要养活自己基本上从洗盘子做起。在鸡国洗盘子不仅被人瞧不起,收入也低得可怜,人家小周在日本洗盘子的日薪是12000円,月薪30多万,工作每两个小时法定休息十分钟,这是法律赋予劳动者的权利,老板也不得违抗。洗盘子的月薪3、40万円,办公室白领也是3、40万円,日本社会从明治维新时起,便没有了士、农、工、商身份等级制度,四民皆平等,劳动平等收入平等,平等表现在社会的方方面面。

  明治维新前,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日本十分推崇中国,整个社会以会讲汉语为荣。1871年年底,明治天皇派出的一行48人的“欧美使节团”从日本启程,前往美、英、法等国,考察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通过学习,希望改造日本的封建文化。使节团于两年后回国。之后,日本开始反思,开始认为中华文化是落后的文化,甚至连人种都是低级的。再之后,明治政府取消了以儒学为中心的封建教育,效仿西方国家建立小学、中学和高等学校的教育体系,并努力普及全民初级义务教育,生活方式也往西方习俗靠拢,从此开始进入全盘“脱亚入欧”阶段。

  1868年以后,日本与之曾经崇拜的中国走上了两条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而决定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有两个关键转折点,一是明治维新,二是战败之后的再崛起。
 
 
 
  
 

 
 
  车到市政厅大厦门前,就看见门口两个围成一圈,顶上盖着蓝色塑料布的纸板箱,小周指着让我们猜盒子作何用处。想象力经过一通发挥,结果全是错的。小周只好公布正确答案:流浪汉的临时“房子”。

  哈,流浪汉,还临时住所,在市政厅门口,牛逼大发了!这要在鸡国,你去市政府门口住住看,看看会发生什么。

  这一幕,给我们一群来自拆那国的屁民上了一堂生动的人权课:无钱无权的流浪汉,即使流浪也可以有尊严的活着。

  当时光顾着思考问题,忘记拍下日本流浪汉约定俗成的蓝色塑料布纸板房,有些遗憾呢。

  另外,参观市政厅的时候天色渐暗已是黄昏,而且隔着玻璃有反光,拍出的照片实在是对不起观众。
 
 
 
 
 

 
 
  从市政厅顶楼俯瞰东京都,会发现没有多少高楼大厦,多数是不起眼的小楼甚至平房。日本有1亿2千万人口,面积比云南省还小点,仅37万多平方公里,人口密度比鸡国大得多,不晓得人家是怎么解决居者有其屋的问题的。

  相比日本的人口和面积,我始终认定鸡国的人多地少因此房价居高论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无耻谎言。
 
 
 
 
 

 
 
  镜头拉近点,看得更清楚些。

  单看这些低矮且不华丽的房子,你能想到这是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的首都东京吗?所以,小周对大家说,看一个国家的实力不是看高楼大厦有多少,而是看人民的权利有多少、生活水平有多高。
 
 
  晕啊,一个参观仅40分钟的市政厅,我我我居然憋出这么多字儿,太能扯淡鸟。我写好的博文没有再看一遍修改一下的习惯,所以错的地方就任由它错去吧。
 
 
 
 
 
 
 

【解封後的首次堂食🎑】

  鏟屎官問仲秋要不要出去吃飯,我糾結再三,想著「橫豎橫,拆牛棚」,愛咋咋地,出去吃吧。剛好週四被迫測了PCR,人在保質期內,還有去商場...

阅读全文

【又見彩虹🌈】

    說「又見」是因為十天前的8月23日傍晚18時20分(如圖),站在家窗口見到一次,還是雙彩虹呢。當時挺開心,抓起手機相機沖下樓,抓拍到。結果...

阅读全文

【訂製版藍牙音箱】

          不曉得鏟屎官在哪訂製的藍牙小音箱,標準磁帶外型和大小,和一盒磁帶一模一樣,不說的話完全想不到是藍牙音箱。   盒子封面是鏟...

阅读全文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