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是前年在“猫眼”看到有人推荐这本书,在浏览了不少扫描图片后决定必须要拿下这本书。

  去书店找,没有。在网上找,没有。后来才得知,图书因为种种原因被河蟹了。

  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找寻,终于在亚马逊发现,拿下。激动不已。
 
 
 
 
 

 
 
  飞虎队队员艾伦•拉森和他的战友威廉•迪柏于1944-1945年期间,用镜头以最原生态的方式记录下来的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和生活状态。

  书中的珍贵图片可以让读者摆脱官方的意识形态,用自己的眼睛看历史——一个真实的49年以前的中国。

  第一次在“猫眼”看到部分图片,情不自禁流泪。。。那时候的中国青山绿水,那时候的中国人民浩荡于青山绿水间。尽管那时候的中国和中国人民饱受战乱之苦。

  那时候的中国人民不仇美,那时候的中美两国很友好。作者艾伦•拉森先生说,经受艰难和痛苦折磨的中国人民,以真挚的友情和无私的慷慨款待美国军人。
 
 
【作者的话】
  《飞虎队队员眼中的中国(1944年-1945年)》内容简介:2007年,当我漫步在卢沟桥上,1930-40年代那些曾与我们同校的中国男孩女孩们的回忆仍恍如隔日。他们是我们的朋友,我的父母也熟悉他们的家人。等到我们更年长些的时候,“卢沟桥事变”的所见所闻使我们对中国人民充满了同情和支持。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事件发生时,我和我的同学即将从高中毕业。虽然尚不到参军年龄,我们仍渴望参加对日的战斗。
  1943年是我升入大学的第一年,从老家马萨诸塞州布鲁克林高中毕业后,我进入空军部队接受训练,10个月后,我所在的中队被编入美军第14航空队——“飞虎队”,一支由陈纳德将军组建的支援中国抗日的空军部队。于是美国大兵到中国去了——当然不是靠挖洞,而是飞越了大西洋、地中海、印度洋、印度、缅甸和“驼峰航线”——来到一个与美国相距千山万水的战区。
  这本影集真实记录了我和我已故的战友威廉•迪柏先生(willainm. L Dibble)拍摄到的当时中国和中国人民的一些珍贵画面,以及我们与那些英勇不屈的中国人共同战斗的难忘经历。

 
 
【作者所到城市】
  昆明(1944年9月1日-1945年8月6日)
  重庆(1945年8月6日-10月5日)
  成都(1945年10月5日-18日)
  杭州(1945年10月18日-12月4日)
  上海(1945年12月4日-15日 )

 
 
 
 
 

 
 
  饱受战乱之苦的他们衣衫褴褛,笑容却是如此灿烂。这样的笑容,如果不是发自内心,又是来自哪里?
 
 
 
 
 
    
 
 
  这是滇池边一个小餐馆的老板。你看,小老板脸上的洋溢着的笑容,还有那一丝不苟的发型和浆洗的雪白的白衬衫,以及一丝不苟的用粉笔写出的菜单,菜案上的两束鲜花,这一切,无不体现着他对生活的热爱、内心的安然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这位在昆明街头品尝美食的食客,依然是一丝不苟的发型,一丝不苟的穿着,尽管背心已陈旧不堪。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一直在发挥自己贫乏的想象力,想象是怎样的一种大环境造就了1949年以前的中国人安宁淡然的普遍情绪。。。

  买一本看看吧。用自己的眼睛重新审视历史。
 
 
 
 
 
 
 

暂无相关产品

《 “【飞虎队队员眼中的中国 1944~1945】” 》 有 7 条评论

  1. 阿卡说道:

    这种彩色照片很珍贵。
    当年,咱们中国太穷了,就连相机都很少。
    你看看,国民党那些著名将领,反来复去就那么几张照片。
    普通人的照片就更别提了。

  2. 阿卡说道:

    照片上的大排档,很有吸引力。

  3. 玫瑰火红说道:

    飞虎队员用的是柯达菲林,出版前经过修复,彩色看着很舒服。
    那会子国内只有黑白照吧,彩色极少见。

    那时候的滇池可以游泳可以戏水,鱼虾肥美,菜单上的鳝鱼肯定很美味。

  4. 没钱买车说道:

    那时候的中国人民不仇美,那时候的中美两国很友好。一朝君子一朝臣

  5. 玫瑰火红说道:

    不管神马君君臣臣,米国从没对不起兲朝。

  6. 不靠譜儿说道:

    尼瑪,幸虧有這些個彩照還原歷史呃。。。否則,老紙一直以為舊社會是尼瑪萬惡的吶~!想想就是滿腦子8、90歲老嫗還要背柴拾糞、小孩紙們破衣拉灑、滿臉鼻屎的囧樣紙。。。唉,尼瑪,土共啊!毀人不倦!!

  7. 没钱买车说道:

    已从京东买了此书。亚马逊太TMD慢了,我把订单取消,京东只用了16个小时。

回复 阿卡 取消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