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在表表准准的江南,成长的地地道道的江南,却从未走进过水乡,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

  在沪鬼混,巧遇来办个人首饰展的宛云。隔天,收到她的短消息,说她在朱家角,她很喜欢那儿的宁静,问她跟丽江古城相比如何?她说,不一样的感觉。

  冲着她回复的最后一句话,喜欢窝在家里不愿出门的我们,选了个阳光不错的周日,登上前往朱家角的班车。路上我给自己打好预防针:无论如何,不要失望。

  一小时的车程,很快到达目的地。买好门票,来到检票口,发现此处有两个门,右边是游客通道,左边仅供本镇居民出入。

  走进小镇,一股肉粽的香味扑鼻而来,小巷中尽是当地特产。商品并没吸引我的眼球,直到进入水道,才有了我想象中水镇的味道。不由自主,想起江珊那首「梦里水乡」。温暖,缠绵。

  相比往返数次的丽江大研古城,朱家角充其量是个小户人家的闺女。无论规模还是建筑,朱家角都无法与丽江古城相提并论。单就建筑而言,后者显得单薄、简陋,过于贫民化。而前者,仅是普通百姓家的门窗都可以显现出装饰的精美与雅致。但有一点,丽江古城不得不败于朱家角脚下。那就是,人文文化。

  

  朱家角的房屋大多分为上下两层,临街的一般上层住人,下层为铺面,行人多的地方自然形成商业中心。巷中,纵然小店一个接一个,好在做生意的多是本镇居民,所销售的商品也是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食品,肉粽、麦芽糖、笋丝青豆、蒸糕,一些商店门前还有食品的现场制作,游客也可以跟着店家学习食品制法,比如,费尽一身气力拽拉麦芽糖。我不否认这其中有广告的成分,但至少人们从中能够感受到一丝淳朴的生活气息和人文气息。除了临街地段,朱家角大多数地方还保留着宁静质朴的小桥,流水,人家。关键是人家。在小镇游览,我把大多数时间留给了这些地方。和一群走哪都能碰上的老外。

  而这些,丽江古城早已消失殆尽,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劣质商品批发市场。为了发展商业,政府把纳西族人牵出城中,城里的民居几乎被商店、酒吧、餐馆和旅馆占据。这使得古城丧失了内在灵魂。而缺少了文化背景和人文气息的景点,无异于一具空洞的躯壳。今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向丽江古城亮出黄牌,若再不注入人文文化,将取消其“世界文化遗产 ”的资格。

  

  

  

  朱家角的河鲜很美味,包括让疼痔们猜的菱角。还有还有被压得扁扁的,嚼起来很有咬劲的青豆。后悔买少了。

  对了,午餐的时候,临桌的是一帮约莫二十来岁的日本男孩,粉帅粉帅,不比木村拓哉差。



  

  梦里水乡,版本N多,唯有将王塑笔下的杜楣演活了的江珊,才能在歌声中描摹出江南的灵秀之韵,就连我这个没有家乡观念的人听到这首歌,也能生出丝丝缕缕的思乡之情。或许因为她是江南人,或许因为她在演唱方面尚属璞玉。

  

PS:所有朱家角图片均为手机拍摄。

【解封後的首次堂食🎑】

  鏟屎官問仲秋要不要出去吃飯,我糾結再三,想著「橫豎橫,拆牛棚」,愛咋咋地,出去吃吧。剛好週四被迫測了PCR,人在保質期內,還有去商場...

阅读全文

【又見彩虹🌈】

    說「又見」是因為十天前的8月23日傍晚18時20分(如圖),站在家窗口見到一次,還是雙彩虹呢。當時挺開心,抓起手機相機沖下樓,抓拍到。結果...

阅读全文

【我身後的「一一」】

模仿記錄片「坂本龍一:終章」海報拍一張,不完全一樣,效果還可以。有點洋洋小朋友背影意思。拍攝地點:明治神宮外苑。   除了證件照,從小到大...

阅读全文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